滾滾長江東逝水,而流經到“長江第一灣”之稱的牌洲灣卻轉向西流,在長江防洪體系中,牌洲灣的戰略價值舉足輕重。牌洲灣天然河道呈大“C”型,彎曲的河道減緩水的流速,能使武漢的水位降低近1米,故有“牌洲灣一彎,武漢水落三尺三”之說,也正是因為長江在此西流之故,牌洲灣又稱之為“西流灣”。長江西流形成的洄流灣,讓這里成為天然的良港和江鮮聚集棲息寶地。
我是一個地地道道,土生土長的湖北省嘉魚牌洲灣人。從小便吃著牌洲圓子長大,以至于本是女孩身卻硬是長成了大胖小子的塊頭。不得不說“牌洲圓子”真的好養人。“牌洲圓子”顧名思義是產于湖北省嘉魚簰洲灣鎮,簰洲灣鎮是嘉魚的糧食主產區,土地肥沃,水源充足,氣候宜人,物產資源豐富,已基本建成萬畝意楊,萬畝優質稻,萬畝水產,萬畝蔬菜等六大基地。
長江,猶如時間的車輪,滾滾東流,生生不息,滋養著荊楚大地。然唯有流經湖北嘉魚縣境內簰洲灣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,向西回頭30里,仿佛是對三千年悠遠歷史的眷戀,又似三國美女二喬的顧若神盼,感嘆著年華易逝,開國偉人毛澤東獨立江頭,亦有“逝者如斯夫”的慨嘆,簰洲灣因此又被叫作“西流灣”。
走進簰洲灣,首先映人眼簾的,是那三面臨江的壯美景致,神奇的北緯三十度,令人嘆為觀止的長江三十里西流水,更是讓簰洲灣成為大武漢的天然屏障,成為江鮮魚類繁衍棲息的水中天堂。正因為如此,簰洲灣人民水中取材,研制出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魚美食——簰洲圓子。正因為如此,離開了簰洲灣和三十里西流水,再正宗的廚師,也做不出味道正宗的簰洲圓子。也正因為如此,簰洲圓子,被列入國家地理標志產品。